江苏大学有哪些专业?

江苏大学有汉语言文学、法学、会计学、金融学、知识产权、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准。
一、江苏大学专业设置情况
2025年江苏大学在江苏招生计划
历史类(普通本科批)
| 代号 | 院校、专业组(再选科目要求)及专业名称 | 计划 | 2024录取线 |
| 140101 | 江苏大学01专业组(不限) | 681 | |
| 01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50 | 577 |
| 02 | 汉语言文学 | 60 | 571 |
| 03 | 法学 | 86 | 573 |
| 04 | 会计学 | 105 | 571 |
| 05 | 金融学 | 28 | 568 |
| 06 | 知识产权 | 23 | 570 |
| 07 | 英语(只招英语考生)(师范) | 52 | 574 |
| 08 | 英语(只招英语考生) | 58 | 566 |
| 09 | 汉语国际教育 | 40 | 566 |
| 10 | 工商管理 | 37 | 564 |
| 11 | 公共事业管理 | 36 | 564 |
| 1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0 | 564 |
| 13 | 人力资源管理 | 30 | 565 |
| 14 | 日语(只招英语或日语考生) | 10 | 564 |
| 15 | 物流管理 | 16 | 564 |
| 140102 | 江苏大学02专业组(不限) | 19 | |
| 16 | 金融学(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19 | 540 |
| 140103 | 江苏大学03专业组(思想政治) | 60 | |
| 17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60 | 571 |
物理类(普通本科批)
| 代号 | 院校、专业组(再选科目要求)及专业名称 | 计划 | 2024录取线 |
| 140114 | 江苏大学14专业组(不限) | 36 | |
| 48 | 法学 | 26 | 586 |
| 49 | 知识产权 | 10 | 583 |
| 140115 | 江苏大学15专业组(不限) | 84 | |
| 50 | 会计学 | 23 | 582 |
| 51 | 金融学 | 11 | 579 |
| 5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智能制造工程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 30 | - |
| 5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5 | 580 |
| 54 | 工业工程 | 5 | 581 |
| 140116 | 江苏大学16专业组(不限) | 31 | |
| 55 | 金融学(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6 | 541 |
| 5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5 | 530 |
| 140117 | 江苏大学17专业组(化学) | 30 | |
| 5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30 | 604 |
| 140118 | 江苏大学18专业组(化学) | 296 | |
| 58 | 临床医学 | 296 | 594 |
| 140119 | 江苏大学19专业组(化学) | 45 | |
| 59 | 口腔医学 | 45 | 596 |
| 140120 | 江苏大学20专业组(化学) | 331 | |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1 | 599 |
| 61 | 软件工程 | 59 | 597 |
| 62 | 通信工程 | 52 | 596 |
| 63 | 物联网工程 | 61 | 594 |
| 64 | 信息安全 | 61 | 595 |
| 65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7 | 594 |
| 140121 | 江苏大学21专业组(化学) | 468 | |
| 6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19 | 595 |
| 67 | 电子信息工程 | 77 | 593 |
| 68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74 | 592 |
| 69 | 机器人工程 | 17 | 593 |
| 70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36 | 593 |
| 71 | 自动化 | 145 | 591 |
| 140122 | 江苏大学22专业组(化学) | 701 | |
| 7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62 | 587 |
| 73 | 机械电子工程 | 101 | 585 |
| 74 | 车辆工程 | 170 | 584 |
| 75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126 | 583 |
| 76 | 智能制造工程 | 93 | 583 |
| 7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2 | 583 |
| 78 | 交通工程 | 5 | 583 |
| 79 | 交通运输 | 6 | 583 |
| 80 | 工业设计 | 6 | 583 |
| 140123 | 江苏大学23专业组(化学) | 387 | |
| 81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 | 28 | 592 |
| 8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17 | 583 |
| 8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73 | 586 |
| 84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39 | 583 |
| 85 | 氢能科学与工程 | 30 | - |
| 140124 | 江苏大学24专业组(化学) | 153 | |
| 86 | 医学影像学 | 53 | 580 |
| 87 | 医学检验技术 | 58 | 574 |
| 88 | 预防医学 | 7 | 574 |
| 89 | 制药工程 | 4 | 572 |
| 90 | 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 | 31 | 570 |
| 140125 | 江苏大学25专业组(化学) | 144 | |
| 91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 | 30 | - |
| 9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10 | 576 |
| 93 | 化学类[化学、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 10 | 576 |
| 94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 30 | 575 |
| 9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4 | 575 |
| 96 | 金属材料工程 | 20 | 576 |
| 97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11 | 575 |
| 98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 | 19 | 575 |
| 140126 | 江苏大学26专业组(化学) | 63 | |
| 99 |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 16 | - |
| A0 | 工程力学 | 10 | 575 |
| A1 | 智能建造 | 15 | 572 |
| A2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15 | 571 |
| A3 | 环保设备工程 | 7 | 570 |
| 140127 | 江苏大学27专业组(化学) | 164 | |
| A4 | 农业电气化 | 43 | 583 |
| A5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67 | 581 |
| A6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54 | 581 |
| 140128 | 江苏大学28专业组(化学) | 245 | |
| A7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77 | 579 |
| A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2 | 585 |
| A9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50 | 577 |
| B0 | 物理学(师范) | 61 | 577 |
| B1 | 统计学 | 35 | 577 |
| 140129 | 江苏大学29专业组(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90 | |
| B2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 | 60 | 547 |
| B3 | 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30 | - |
| 140130 | 江苏大学30专业组(化学)(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110 | |
| B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0 | 554 |
| B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0 | 550 |
| B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5 | 546 |
| B7 | 车辆工程(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5 | 542 |
| B8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0 | - |
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本科提前批)
| 代号 | 院校、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及专业名称 | 计划 |
| 140104 | 江苏大学04专业组(物理+化学) | 2 |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 140105 | 江苏大学05专业组(物理+化学) | 12 |
| 19 | 临床医学 | 2 |
| 20 | 药学类 | 10 |
| 140106 | 江苏大学06专业组(物理+化学) | 8 |
| 2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 22 | 工业设计 | 6 |
| 140107 | 江苏大学07专业组(物理+化学) | 12 |
| 23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 6 |
| 2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 |
| 140108 | 江苏大学08专业组(物理+化学) | 9 |
| 25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6 |
| 26 | 金属材料工程 | 3 |
| 140109 | 江苏大学09专业组(物理+化学) | 10 |
| 2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 |
| 28 | 化学类 | 5 |
| 140110 | 江苏大学10专业组(物理+化学) | 17 |
| 2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 |
| 30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7 |
| 31 | 安全工程 | 5 |
| 140111 | 江苏大学11专业组(物理+化学) | 13 |
| 32 | 农业电气化 | 4 |
| 33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5 |
| 34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4 |
| 140112 | 江苏大学12专业组(物理+化学) | 7 |
| 35 | 环境工程 | 4 |
| 36 | 环保设备工程 | 3 |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本科提前批)
| 代号 | 院校、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及专业名称 | 计划 |
| 140113 | 江苏大学13专业组(物理+化学) | 90 |
| 37 | 临床医学(为无锡市江阴市定向培养) | 25 |
| 38 | 临床医学(为无锡市宜兴市定向培养) | 9 |
| 39 | 临床医学(为徐州市贾汪区定向培养) | 1 |
| 40 | 临床医学(为常州市金坛区定向培养) | 9 |
| 41 | 临床医学(为常州市新北区定向培养) | 5 |
| 42 | 临床医学(为苏州市吴中区定向培养) | 5 |
| 43 | 临床医学(为苏州市吴江区定向培养) | 3 |
| 44 | 临床医学(为镇江市丹阳市定向培养) | 10 |
| 45 | 临床医学(为镇江市句容市定向培养) | 15 |
| 46 | 临床医学(为镇江市扬中市定向培养) | 6 |
| 47 | 临床医学(为镇江市丹徒区定向培养) | 2 |
艺术类(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2小批)
| 代号 | 院校、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及专业名称 | 计划 | 2024录取线 |
| 140131 | 江苏大学31专业组(历史+不限) | 165 | |
| B9 | 产品设计 | 37 | 521 |
| C0 | 环境设计 | 31 | 520 |
| C1 | 美术学(师范) | 37 | 521 |
| C2 | 视觉传达设计 | 33 | 522 |
| C3 | 数字媒体艺术 | 27 | 524 |
| 140132 | 江苏大学32专业组(物理+不限) | 10 | |
| C4 | 产品设计 | 2 | 548 |
| C5 | 环境设计 | 2 | 547 |
| C6 | 美术学(师范) | 2 | 549 |
| C7 | 视觉传达设计 | 2 | 550 |
| C8 | 数字媒体艺术 | 2 | 553 |
综合评价(本科提前批之后、普通本科批之前)
| 选考科目要求 | 专业名称 | 计划 |
| 物理+化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 | |
| 临床医学 | 5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 | |
| 医学影像学 | 5 | |
| 车辆工程 | 5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10 | |
| 药学类 | 20 | |
| 制药工程 | 16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5 | |
| 物理学(师范) | 5 | |
| 安全工程 | 10 | |
| 环境工程 | 12 |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15 | |
| 环保设备工程 | 10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7 | |
| 材料类 | 15 |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10 | |
| 金属材料工程 | 10 | |
| 化学类 | 10 | |
| 土木工程 | 8 | |
| 工程力学 | 14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10 | |
| 生物科学 | 20 | |
| 生物技术 | 12 | |
| 农业电气化 | 15 | |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15 | |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15 | |
| 物理+不限 | 会计学 | 2 |
| 法学 | 2 | |
| 金融学 | 2 | |
| 工业工程 | 10 | |
| 物流管理 | 10 | |
| 知识产权 | 5 | |
| 历史+不限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2 |
| 汉语言文学 | 2 | |
| 英语(师范) | 2 | |
| 英语 | 2 | |
| 法学 | 2 | |
| 会计学 | 2 | |
| 知识产权 | 2 | |
| 金融学 | 2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5 | |
| 日语 | 10 | |
| 工商管理 | 8 | |
| 物流管理 | 9 | |
| 公共事业管理 | 8 | |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二、江苏大学简介
江苏大学(Jiangsu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校续其弦歌,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及1994年先后更名为江苏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大学,2001年8月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全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3869号